|
總覽 > 社論/專欄 > 牧者的話 |
|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上帝是為了我們還是為了他自己? |
2012年06月10日22時40分
下午 |
有兩個原因可能讓我們在這個教義——上帝喜愛自己的榮耀並熱切敦促人們頌讚它——上跌倒。一是,若有人這樣做,我們是不會喜歡他的。另一個原因是,聖經好像教導人們不要去尋求自己的榮耀。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呂紹昌牧師:改變為神國 |
2012年06月09日23時39分
下午 |
五十多年前,一群福音派的精英,準確地看見,要確保福音佈道的長遠果效,必須有極強大的文字事工,才能延續傳福音的果子。一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有志一同 無道難行--同性關係本質的缺憾 |
2012年06月08日11時32分
上午 |
近日在加拿大蒙特利爾發生武漢男子林俊是同性戀者被凶手馬格諾達殺害,據言他為逃離大陸同性戀環境的桎梏與男友來到加國,未幾卻淪為另一同性「情人」的祭品。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在憤怒毀掉你和你的婚姻前毀滅它 |
2012年05月30日11時34分
上午 |
|
在婚姻中,憤怒無異於謀殺。我認為憤怒是一個比情慾更可怕的敵人。除了婚姻,憤怒還會毀掉你與其他人的關係。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對抗慾望策略—「讚美詩」(A.N.T.H.E.M) |
2012年05月29日08時05分
上午 |
|
提到情慾,我同時想到男性和女性。對男性而言,很明顯,有很多視覺方面的性誘惑……但是,如果我們把範圍擴展到食物、身材、不切實際的愛情幻想等方面,那麼,女性與情慾相爭的必要性也是十分顯著的。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約翰·派博牧師:性與單身生活 |
2012年05月25日16時35分
下午 |
當丈夫和妻子能夠完全平靜、自由地躺在彼此的身邊,說:「我所給予你的我從來沒有給過別人」時,那種上帝喜悅的深切的合一之美,真是無法用語言表達!對於還有機會改變的人,請你們不要錯失良機。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于中旻:文字事奉的價值 |
2012年05月23日10時14分
上午 |
口頭宣講主道,也是重要,而且有不可代替的特性。但東方的教會卻嚴重忽略了文字工作的價值。印度聖雄甘地的兒子曾說:「基督教宣教士教我們讀書,但共產主義者給我們書讀!」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陳若愚牧師:耶穌降生為王——天國已臨! |
2012年05月17日10時19分
上午 |
|
我們常錯誤了解,以為耶穌是說,天國在人心,是內在的。其實祂要指出,天國並非要等到將來,也不是地區性和自然觀察可見,乃是在「他們中間」,就是當他們有天國的眼光,就會看見。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葉肖麟醫師:復活的基督 |
2012年05月03日09時13分
上午 |
我家曾遭受極大的苦難,小弟監禁,全家隔離,農場勞改,單位改造,天天惡毒攻擊,批鬥鞭打,精神身心,倍遭摧殘。狂風暴雨,驚濤駭浪,一葉孤舟,流離漂泊,在絕望黑暗中,度過漫長的10年歲月。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張路加:林書豪的崛起與「領袖訓練」的落實 |
2012年04月18日06時56分
上午 |
基本上,如今大多數媒體都承認和同意,「林風暴」的形成並非完全是個所謂一夜成名的「灰姑娘」式的傳奇故事,在背後其實有著相當多的地方值得反思和深入探討。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謝文郁:思想、文字、和交流 |
2012年04月16日06時28分
上午 |
這些年來,我在和弟兄姐妹的交往中,不時會接觸到一種極端的反智傾向,認為神的道是在生活中彰顯的,不需要任何思想和文字。耶穌在傳道時就沒有留下任何文字!他們甚至會婉轉地批評我:有幾個人在讀你寫的東西呢?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林祥源牧師:突破生命成長的桎梏——衝突 |
2012年04月16日06時07分
上午 |
在衝突中,我們必須認識到事已如此,每個人都有責任。有時,發現某人無故冷淡起來,甚至常找麻煩、事事作對,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其實,很可能先前你在無意中已經得罪了對方,因而向你反擊。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陳若愚牧師:歷代教會有沒有錯解「福音書」? |
2012年04月12日06時05分
上午 |
|
英國著名新約教授韋德(N. T. Wright),在他的新書How God became King: the forgotten story of the Gospel 中指出,歷代正統基督教會,對新約的四福音書,都理解錯誤。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陳世欽牧師:耶穌—— 勝過死亡、帶來盼望的主 |
2012年03月19日07時42分
上午 |
我們挖空心思去想出許多奇怪的名詞,以盡量避免面對死亡的事實。如擺放屍體的地方,不叫停屍房,乃是太平間,多好聽;擺放屍體的棺材,叫壽木,多文雅。其實,這正反映出中華文化與哲理的背後,隱藏著對死亡恐懼而又束手無策的窘境。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呂紹昌牧師:紮營教堂 |
2012年03月08日12時07分
下午 |
去年十二月,在倫敦南區的一所教堂內,發生一個規模不大但氣氛熱烈的辯論。參與的人士有各種不同的路數,也算具有相當的代表性,其中有牧師、勞工、教授、環保人士、投資銀行家、以及金融界人士。大略是分為金融界與非金融界兩個陣營,隔著會堂走道進行熱烈的爭論。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陳若愚牧師:人如何能活得更快樂? |
2012年03月05日06時38分
上午 |
|
心理學的研究、與聖經的啓示,不謀而合。其實,造人的神最了解人:衪知道人痛苦的根源,也知道人如何才能活得有意義、有喜樂、有盼望。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從林書豪熱反思打破傳統傳福音模式必要性 |
2012年03月01日05時56分
上午 |
|
誰是把福音傳播得最迅速、影響最廣泛且最具魅力的佈道家?是葛培理牧師?布永康牧師?還是唐崇榮牧師?在我看來,非NBA美籍華裔球星林書豪莫屬。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
|
|
|
圖片新聞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