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總覽 > 宣教 > 其他 |
|
|
|
|
大使命中心「揭開最新宣教工場」 |
2006年11月15日01時57分
上午 |
繼九月份「美國,回歸真神」巡迴禱告大會後,不但各地華人教會對美國的屬靈狀態更加關注,一些非華人牧者也得到了一個異象――要去復興自己的國家。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為全球十二億回教徒禱告 |
2006年09月20日04時38分
上午 |
全球十二億的回教徒,對自己的得救並沒有真正的把握,因為他們認為,若不遵守齋月等規條,阿拉的救贖就不會臨到...今年的回教齋戒月將於9月24日開始至10月23日舉行,由一群中東的基督徒於1992年發起的「為回教世界禱告三十日」。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第三文化孩子有更廣闊世界視野 |
2006年08月11日01時41分
上午 |
海外基督使團 (OMF)第58期「萬族萬民」以亞裔宣教士子女為主題,探討這些「第三文化」的孩子的成長路以及特別的需要。其中,創啟地區第三文化孩子事工統籌何陳佩英撰文「長大成人了—追蹤亞裔宣教士子女的成長路」,分享她對宣教士子女的成長的觀察所得。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馮浩鎏醫生回應萬邦宣教議題 |
2006年07月26日06時02分
上午 |
7月21日上午,在第七屆華福大會《萬邦更新》的專題上,海外基督使團國際主任馮浩鎏醫生精采地回應了萬邦宣教的議題。馮醫生強調我們要非常注重福音邊陲之地,他說:「我們不是用暴力、侵略的行為去爭戰,乃是在萬邦中用愛心、淚水、艱辛去贏取眾人的心靈。」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培育小小宣教士—父母在宣教上可作什麼﹖ |
2006年07月10日00時01分
上午 |
宣教士龍蕭念全近日在台灣《海外宣教雙月刊》發表文章,談及今日的基督徒父母在華人宣教上扮演的角色。她表示現代基督徒父母變得溺愛子女,捨不得他們前往遠方宣教,她認為父母應懷更寬大的心,支持青年宣教。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持優闖限--轉變與契機 |
2006年07月04日09時43分
上午 |
湄公河流域一帶,交通日漸方便,許多少數民族走進都市謀生,與其他族群雜處。現今的世界是個「地球村」,少數民族的生活和文化都在急劇轉變,向少數民族提供神學教育,要顧及「本色化」的定位,也要兼顧「全球化」帶來的文化衝擊。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金品三醫生 |
2006年06月26日09時29分
上午 |
|
金品三在甘肅的最大貢獻有三。訓練華人醫療傳道。河州回民分區醫院。設立痲瘋病院。金品三醫生在中國出生,十五歲已立志投身宣教。其父金輔仁,一八七五年加入內地會,先後奉派往甘肅、陝西及河北省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龍維耐醫生赴美國聖地牙歌掀起信徒「宣教心」熱潮 |
2006年06月20日09時29分
上午 |
|
在剛剛結束的聖地牙哥主恩堂本年度宣教年會上,大會主題講員、香港同路坊協調主任龍維耐醫生向與會的400多名信徒發出呼喊:「華人信徒要迎接普世宣教的重任!」在龍醫生的呼召下,弟兄姊妹們紛紛表示願意全職事奉主肩負普世宣教的異象,並為第一線的宣教士長期代禱。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第19屆恩臨萬邦運動5月展開 |
2006年03月10日08時07分
上午 |
由香港差傳事工聯會主辦、恩臨萬邦運動籌備委員會統籌的「恩臨萬邦運動」將於5月26、27日一連兩天舉行。去年的恩臨萬邦運動以綜藝競技嘉年華形式,向公眾傳遞差傳訊息;今年對象則為教會、教會領袖和有意差傳信徒,活動包括「我們若果顛狂」差傳奮興會和「差傳e道」工作坊。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教會與世界一起面對的「15個挑戰」 |
2006年02月13日03時41分
上午 |
香港差傳事工聯會研究部在《差傳聯訊》第113期「挑戰與機遇」一文裡,提及1998年出版的一本名為“State of the Future: issues and opportunities”的書籍,該書列出了「世界未來將要面對十五個挑戰」。差聯認為似乎在近10年後的今天,所列出的問題仍在挑戰今日世界及差傳工作。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21
|
|
|
|
|
|
|
圖片新聞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