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總覽 > 中國 > 神州觀察_曼德觀點 |
|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五化——我對當下中國家庭教會宗教政策的理解 |
2011年10月13日08時37分
上午 |
|
在理解和認清中國政府對待家庭教會的當前政策時,要避免兩個極端,一是認為當局會把家庭教會定為邪教後,像法輪功那樣剷除,一是認為現在的政策是最好的政策,再沒有必要要求改善。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義和不義有什麼相交呢?——評牧師韓相烈被判刑 |
2011年08月10日12時33分
下午 |
|
韓國國政協顧問崔海日牧師指出,一位牧師的訪朝行為出自不懂得歷史的無知。「是因為不懂得痛苦的歷史。」「應該向韓牧師和子孫後代正確教授過去的歷史、痛苦的歷史才能防止又一次發生這種事情」。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呂麗萍事件反映中國信仰自由受限嗎? |
2011年08月10日12時15分
下午 |
|
這次事件,確實讓我們看到了在中國已經從邊緣進入主流、從地下走到臺上的基督徒們,在公開場所進行言說的尷尬和艱辛。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人有資格給上帝的「管理表現」打分嗎? |
2011年08月05日07時28分
上午 |
|
雖然調查結果表明52%的受訪者滿意「上帝的表現」,但這樣的調查和打分本身是十分荒唐可笑的——被造物有什麼資格給造物主打分呢?!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家庭教會沒有資格談政教關係 |
2011年07月19日12時02分
下午 |
|
體制內外的學者在談到中國家庭教會問題時,經常用一個詞語或者範疇來闡述這個問題,那就是政教關係。這個詞其實給外界很多的誤導。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預定論:家庭教會及中國社會(下) |
2011年07月18日13時09分
下午 |
|
馬克思主義把人的神化、人自己扮演上帝發揮到頂點。馬克思主義是唯物主義、無神論,它不承認有神,但隱含著它所看重的階級是神。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預定論:家庭教會及中國社會(上) |
2011年07月11日12時16分
下午 |
|
20世紀四、五十年代,趙中輝牧師在漂泊不定的流亡生涯中翻譯出版了伯特納博士的《基督教預定論》,該書可謂是預定論的當代最權威闡述論著。但這本書真正對大陸家庭教會產生影響,要到20世紀末。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千禧年觀影響下的中國社會及家庭教會 |
2011年06月28日14時18分
下午 |
|
中國基督教領袖,無論是倪柝聲、王明道還是吳耀宗也都主張千禧年在地上的實存性,但前兩者屬於千禧年前派,而後者是千禧年後派,後者在千禧年上的極端觀點對整個中國社會產生了極其惡劣的影響。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救恩之光與中西文化(下) |
2011年06月20日06時49分
上午 |
|
神如何通過基督信仰成全了西方文化,今天,神也要成全中國文化。基督教不是單單西方的,她是屬於全世界的,她裡面不僅蘊含了西方文化,如約翰福音中的LOGOS,她裡面同樣蘊含著中國文化。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救恩之光與中西文化(上) |
2011年06月13日06時48分
上午 |
|
文化的最核心的是信仰,信仰的不同造成各個國家文化的不同。信仰關乎有沒有神、神跟人的關係、人的價值等核心問題,這些核心問題的解答會影響到人的家庭觀、工作觀、經濟觀、政治觀。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基督徒有必要為信仰自由行動嗎? |
2011年06月02日09時22分
上午 |
|
宋軍牧師向治委會明確表示不能接受「戶外敬拜問題解答(四)」的第2條,也即教會在不能整體聚會下,應該進行戶外敬拜。宋軍牧師等人的離開,標誌著家庭教會中很多「順服掌權者」的信徒與抗爭派信徒的分裂。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矽谷華人工程師們的職場團契 |
2011年05月25日08時58分
上午 |
|
以前教會把教會工作稱為全職侍奉,而把從事其他工作的侍奉叫帶職或兼職侍奉,根據天職觀,這不是正確的。因為基督徒的工作也全然是對上帝的一種侍奉,這種侍奉一方面包括在工作中見證神的榮耀,另一方面就是指職場宣教。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家庭教會:中國的清教徒運動 (下) |
2011年05月17日10時02分
上午 |
|
當然,奠定了英國君主立憲的現代民主憲政並不是當初清教徒追求的初衷,他們追求的僅僅是自由地按真理敬拜神。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家庭教會:中國的清教徒運動 (上) |
2011年05月12日06時45分
上午 |
|
目前中國家庭教會的政教關係,並不類似於受羅馬政權和猶太人雙重逼迫的初代教會時期,也不類似於宗教改革時期德國、法國、北歐基督新教受天主教逼迫時期。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孔像進出的尷尬與基督徒的應對 |
2011年05月03日07時36分
上午 |
|
2011年4月21日清晨,立在天安門廣場國博館門外九米五高的孔夫子塑像一夜之間神不知、鬼不覺的被移走了,從2011年1月11日樹立還不到4個月。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愛裡沒有懼怕—我與守望教會的交往點滴 |
2011年04月26日06時19分
上午 |
|
我也驚訝於守望教會等所做的學生事工成績巨大,學生信徒數量很多,參加培訓的快畢業的信徒已經兩三百人,那其他的學生信徒肯定更多。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破碎、埋藏家庭教會的公開整體敬拜 |
2011年04月18日10時34分
上午 |
|
4月10日、4月17日中國家庭教會北京守望教會的戶外敬拜,被很多人誤讀為在維護教會戶外敬拜的權利,實際上,這是守望教會在爭取他們室內敬拜的權利,是他們在失去室內敬拜權利後不得不進行的一次戶外敬拜。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藏傳佛教的「宗教改革 」與福傳機會 |
2011年04月11日08時50分
上午 |
|
作為基督徒,了解周圍異教的動態是宣教、文化使命的內在要求。最近以來,藏傳佛教出現了重大的變化,引起舉世矚目。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
|
|
|
圖片新聞 |
 |
|
 |
|
|
|